直播建设,直播设计,直播制作,直播开发

09年浙江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标本兼治保稳促调
时间:12-22      
  中新浙江网12月19日电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国内外经济周期性的变化,由于外需减弱、要素趋紧、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浙江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一些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着很大压力。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浙江及时提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在防止经济大幅下滑和加快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一、2009年

  浙江经济总体趋势

  2009年浙江经济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发展形势,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得全省经济的增速将进一步回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经受艰难的考验。但从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政策层面看,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并未发生根本变化。2009年全省经济的总体趋势将是“增长速度小幅回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08年发展特点

  GDP增长保持强势,但增速明显回落。2003-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但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浙江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全省GDP一季度增长11.8%,上半年增长11.4%,前三季度增长10.6%,同比分别下降2.8、3.3和4.1个百分点,呈逐季回落的态势。全省经济正面临从1999年以来的最大一次下行调整。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相比较,浙江的领先优势也正在迅速缩小。

  三大需求正向拉动,但力度总体减弱。今年以来,浙江投资增幅呈倒“U”型走势,1-10月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14亿元,同比增长14.8%;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1-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8亿元,增长19.9%;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1-10月,全省进出口1814亿美元,其中出口1313亿美元,分别增长24.9%和24.3%;但扣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全省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幅仅为13.3%。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均有所减弱。

  工业内部结构改善,但短期下行趋势明显。1-10月,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1433亿元,同比增长16.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5.8%。但1-10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21亿元,增长10.8%;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187亿元,增长4.8%;增幅同比分别回落6.5和23.7个百分点。另据有关调查,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3,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2,同比分别回落26.6和34.2点。

  2009年基本走向

  全省GDP将运行于9-10%的增长区间。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供给、需求和政策层面仍然支持2009年浙江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从供给层面看,浙江仍处于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和释放生产要素活力的重要时期;从需求层面看,浙江仍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加快互动升级;从政策层面看,中央政府推出“十大举措”等反周期调节政策和“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等部署,有助于“烫平”经济的大幅波动。随着浙江“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总体思路的进一步落实,2009年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我们模拟预测了三种不同情景下2009年浙江经济的可能走势(物价和汇率波动均保持在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在全省GDP增长8%的情境下,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处于低水平(分别为8%和6%),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要达到26%的水平(近三年全省净出口年平均增长33%);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近三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4%和12%),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达到5%;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高水平(分别为20%和18%),那么净出口增长率即使零增长,也能实现GDP8%的增长。

  在浙江GDP增长10%的情境下,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处于低水平(分别为8%和6%),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要达到34%的水平;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近三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4%和12%),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达到12%;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高水平(分别为20%和18%),那么净出口即使零增长,也能实现GDP10%的增长。

  在浙江GDP增长12%的情境下,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处于低水平(分别为8%和6%),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要达到41%的水平;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近三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4%和12%),那么净出口增长率需要达到21%;若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均能达到高水平(分别为20%和18%),那么净出口即使零增长,也能实现GDP12%的增长率。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2009年浙江投资增速下滑有望得到遏制,消费将稳中有升,但出口增长不容乐观;如果物价和汇率波动均保持在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则13%左右的投资增长率、15%左右的消费增长率和10%左右的净出口增长率,是可以预期的;全省GDP增速将运行在9-10%的区间。

  全省转型升级正面临重要的机遇期和转折点。浙江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强化了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浙江是一个“加工型”省份,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由于产能过大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上游产品的提价很难传递出去,只能依赖于加工环节的消化。

  浙江是一个“出口型”省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较高,受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国际贸易壁垒等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

  浙江又是一个“民营经济”省份,市场竞争主要依靠低成本和低价格,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表明,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为浙江新一轮增长打开空间,才是化“危”为“机”,再推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

  浙江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也为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发达国家制造业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后,势必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欧、美、日经济陷入衰退,将迫使国际金融资本寻找新的目标市场和投资机会,这为浙江这样的高增长地区吸引和利用全球资本又创造了有利条件;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资源产品价格暴跌,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为浙江突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资产大幅贬值,这更为浙江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金融危机迫使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裁员,也为浙江引进“转型升级”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大量机会;国内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等,都将有利于浙江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由于“十一五”前两年(2006-2007年)浙江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9%和14.7%,因而若2008年GDP的增速保持在10%左右,则2009-2010年全省GDP只要稳定在年均增长3.5%的水平以上,即可确保实现“十一五”GDP年均增长9%的预定目标。

  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经济发展不仅要面对结构调整和周期性波动的压力,还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和消费预期降低,特别是农村消费未能有效激活,制约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政府投资尚未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的跟进,节能减排又对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升级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亟待增强。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

  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使得浙江经济已感受到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外部需求收缩,出口面临更大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开始抑制消费的增长等。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步入经济衰退期,将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浙江经济带来中长期的影响与压力;“出口转内销”的企业策略,也将受制于国内经济与需求增速的放缓。

  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将使2009年浙江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金融市场是否已稳定下来?全球经济衰退还会走多远?金融危机将如何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美元汇率的前景如何?资源品价格的走势如何?全国经济下滑的幅度会有多大,是U形还是V形?

  所有这些因素,目前看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从而加大浙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

  投资扩张的结构问题

  政府大规模投资尚有待社会投资跟进。在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中,政府主导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度增加,无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效激活内需,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投资能否积极响应和迅速跟进。2009-2010年浙江将安排80个左右的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在8000多亿元,其中两年内要实现的投资为4000多亿。这些政府性投资项目能否配套一批相关的社会性投资,能否通过改变区域投资环境、形成投资需求来带动一批社会性投资,能否发挥政府投资计划的导向作用来引导一批社会性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

  投资规模的扩张尚有待投资结构的优化。当前,经济总体处在下行过程中,房地产市场进入周期性调整并拖累钢铁、水泥等上游产业,部分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约束趋紧,这些都对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张投资规模,决不意味着放松投资要求,决不意味着不环保不达标项目可以蒙混过关,决不意味着“保增长”就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反,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能否继续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能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更多地向技术改造、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三农发展和民生工程倾斜,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消费拉动的增强问题

  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亟需进一步增强。中长期看,消费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而稳定,对全省近20年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消费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1.70元;净出口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0.61元;投资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0.47元。而从短期看,投资和出口对全省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尽管如此,没有消费的支撑,投资的扩张是难以为继的;而且消费一旦激活,对经济增长就具有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在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少的严峻形势下,提高消费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仍是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最终消费需求亟需进一步扩大。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是扩大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目前浙江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强全社会的最终消费能力。二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就业,拓展农村消费需求,使内需经济中的“消费洼地”转变为巨大的消费市场。三是如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特别是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培育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拓宽消费空间;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服务业的带动问题

  服务业是“保增长”的重要推力。产业结构失衡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十五”期间,浙江圆满完成了几乎所有主要经济指标,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未能达标。2007年,全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0.7%,距“十一五”45%的预定目标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2012年达到47%的预定目标,尚有相当差距。这种差距,既是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增长”提供了很大的调整结构的空间。

  服务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力。浙江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

  当前其中的突出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提升制造业,就要使产品附加价值逐步由加工、组装、制造向价值链的上游(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延伸和转移,向价值链的下游(品牌、渠道、物流、金融)延伸和转移。而这上下游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没有这些生产性服务,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难以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少、就业弹性相对较高、技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特点,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浙江服务业之所以长期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因此,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共进,是浙江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三、可选的对策和建议

  2009年,浙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为此,加大投资力度,不仅要考虑投资效益、投资结构,还要实现区域性均衡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发展农村消费与各类服务业,尤其是要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而互动提升制造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加快出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技术和品牌竞争优势。增强创新驱动能力,要强化创新战略,完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励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稳步提升浙江在全球产业网络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要着力提高全省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第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第二,积极鼓励创业,弘扬创业精神,推动民众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

  第三,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通过建立稳定的各类群体的收入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第四,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为重点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手段提高农民务工收入。

  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比例,遏制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提升消费景气。

  一是在收入初次分配环节中,合理确定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在再分配环节中明显提升用于增加收入和改善群众生活的比例。

  二是加快税制改革,通过结构性减税,使广大居民的税负水平更加公平合理,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

  三是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比例,稳定增加低收入者、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收入。同时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之间形成平均利润。

  改善供给结构以促进消费。为满足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一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短缺产品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不断提供服务含量高和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二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型消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三要充分发挥生产对消费的促进和引导作用,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并在分享市场的同时创造市场,不断以新的服务和产品拓展消费需求。

  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扩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见效快,启动也较容易。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形势下,加大投资力度是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重要举措。

  目前,浙江已经结合“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集中于安居、三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提升等六大领域,并抓紧落实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民生工程。这对全省的“保稳促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要提高投资效率,将经济发展引擎由投入量的扩大逐渐转向生产效率的提高。

  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轻纺工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加注重通过优化结构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使有效的资金投入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动能。更加注重发挥浙江的比较优势,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培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空港经济等新产业门类和新经济业态,推动产业加快升级。

  改善投资布局,实现区域性均衡发展。省内相对发达的地区,应抓住目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各类服务业。特别是要加大对金融业改革与创新,对科技、文化、教育、中介服务、物流等的投入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而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所选择,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将环境的破坏要减少到最低限度。

  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今后一个时期,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共进战略,争取全省产业结构尽早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型。为此,要在强化传统商贸服务业的同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全省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发挥专业市场的优势,发展网上“虚拟市场”,提升现代商贸业;利用活跃的民间资本,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依托海洋港口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扩大出口规模。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浙江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要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努力扩大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产品出口。

  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低成本扩张型向品牌型、高效益增长型转变。优化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等内容结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等方式结构,以及进出口商品之间的结构。着力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结构的升级换代。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比重,利用服务品消耗资源少、对环境破坏少、市场风险少、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改变全省贸易量大、利润小、价值少的状况。

  提升国际营销能力。培育浙江本土的跨国公司,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增强获利能力。为此,应以进出口贸易及延伸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为平台,在资本运作、业务模式创新、品牌经营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形成全省商贸物流的本土跨国公司。同时,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还必须走品牌之路,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名牌的嬗变,提高国际营销能力。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强化创新战略,完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励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此,要加快实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和功能升级,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网络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创新引导基金,汇集全省丰富的民间资本,加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帮助创新型企业克服发展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层次的创业创新活动。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区域性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形成开放实用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拓宽技术引进渠道,提升技术交流水平,通过与国外联办研发机构等途径,引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创牌意识、提高品牌经营能力,大力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着力创建国家级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使用和交易,同时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活动,引导和激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2000-2022 杭州馒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Mountor、馒头是Mountor Corp.的注册商标。

经营许可证编号:AB开奖网
技术支持: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1日
咨询热线:
友链QQ: 1960819284
固话咨询
手机咨询
了解馒头